标杆考察游学网提供参观阿里巴巴考察华为参访腾讯考察京东参观小米等标杆企业商务考察系列活动、免费为企业量身订做解决方案、我们专注标杆学习19年!
标杆考察游学网 > 标杆资讯 > 万科继访学BAT、小米、海尔、牵手万达后,又去碧桂园,到底为哪般!

万科继访学BAT、小米、海尔、牵手万达后,又去碧桂园,到底为哪般!

作者:高老师  来源:标杆考察游学网  发布时间:2020-03-31 15:26  浏览量:

  导读

  5月16日,万科管理层60多人走访碧桂园总部,与杨国强、莫斌等碧桂园高层交流。这是万科走访互联网企业、制造业企业之后,第三阶段访学的第一站。
 

  碧桂园总部会议室。一边是万科的60多人,一边是碧桂园的50多人,会开到一半,郁亮突然扭过头问身后:“我们(万科)这里有叫‘斌’的吗?”

  大家你看我我看你,有人说“卢冰”,顿时被笑声淹没,最后众人的结论是“没有”。

“那我就放心了”郁亮说,“杨主席喜欢文武双全的人。”

  对面的碧桂园总裁莫斌微笑,他坐在董事长杨国强右边,另一侧有两位高管陈斌和彭志斌。再加上不在场的朱荣斌、吴建斌,碧桂园公司高层可谓“文武双全”。

  杨国强说,这是巧合。


  然而在这里,很多事情绝非巧合,比如杨国强2002年开始办国华纪念中学,资助贫寒学子完成学业,8年后,正是这所学校感动了职业经理人莫斌,促使他加入碧桂园。他说,杨国强有12个梦想,首先就是爱才。

  墙上的屏幕打出杨国强亲自拟定的12个梦想,第一条赫然写着:“这里是社会精英云集的公司。”

  郁亮就此问道:“您是怎样管理企业的呢?”

  杨国强左右看了一下身边的经理人团队,微笑着说:“把他们当兄弟,要让优秀人才创造财富。”

  他的回答总是很简短,普通话带着浓重的顺德口音,中气十足,像磨盘在转,所以你得竖起耳朵听。大多数的时候,他宁愿自己的经理人团队回答问题,自己偶尔补充一下。

  只听莫斌接过来说:跟杨这几年,他感到信任。第一天到碧桂园,杨就把公司的财权、人权,包括他的秘书、助理都给他了,杨给职业经理人的待遇非常好,来时所有的承诺都兑现了。

  杨国强的谈话既简短,亦有粤商常见的低调。比如,郁亮说万科事业合伙人部分借鉴了碧桂园经验,并且要向碧桂园学成本管理,而杨只是淡淡地说:“我种田的,没做过大事……碧桂园犯的错误,比所有人加起来都多。”

  你可以把这话理解为一代创业家的谦逊,也可以去品其中的直觉与悟性。

  杨国强的低调风格如此彻底,以至于出发前,笔者在网上找不到一篇像样的专访,仅有的文字局限于对二十年前他创业旧事的描述,或是对碧桂园最新战略的猜测;来到他资助的国华中学,没见到哪里镌刻着他的名字,只见到“创办者”三个字;碧桂园大楼没看到他的画像,倒是看到走廊牌子上比尔·盖茨的一段话:

“这世界并不会在意你的自尊。这世界指望你在自我感觉良好之前先要有所成就。”
 
  杨国强今年60岁,出身贫寒,年轻时从建筑行业做起,1992年乙方变甲方,开发顺德碧桂园别墅项目,进入房地产行业,此后转向大众住宅,摸索出一套独特打法,其成本管控能力更是业内闻名;2007年在港上市;2010年开始大力引入职业经理人,2013年,碧桂园销售额从前一年的476亿跃升至1060亿,跻身千亿房企。

  碧桂园的成本管控能力业内一流,面对万科CFO王文金的问题,莫斌如此回答:

 “成本管理须常抓不懈,一松就会反弹。前期策划很重要……现在的痛苦是,自己想的应该能做到的,为何做不到。当然,万万没想到的,你们都能做得到。”

  两边团队会心一笑。

  回头看,碧桂园迄今每次转型都是成功的,也许正是低调的姿态给了他更多思考空间,把握住了时代大势和客户需求。德鲁克说,企业的唯一目的就是创造顾客,因为顾客并不总是明白自己要什么,另一方面,企业家也很难事先定义一个必胜模式。与事后追认的成功学大师相比,事中的直觉才是创业者最可贵的天赋。
 
  这种商业直觉,在杨国强简短的回答中频繁闪现,虽然他用词不华丽,但值得玩味。现场有人问,他的梦想是什么。

  他说:“安得广厦千万间。”

  还有人问,为何能在某些城市做到第一?

  他说:“不好的地你怎么做都没有用,碧桂园做不成的东西也有过,可以说是‘血染的风采’。”

  郁亮问:我们进入60多个城市,你们进入100多个城市,怎么做到的?

  他说:“这是莫斌的水平,我不会管的……从一个人的决策走到职业经理人的碧桂园,整个过程挺痛苦的。”

  转型之痛并非独家,行业进入白银时代,从2013年下半年开始,万科先是走访了腾讯百度小米等互联网企业;又走访海尔美的等制造业企业;现在来到碧桂园,是第三个阶段——向同行学习的开始。一路跟来,走得越多,笔者对于教科书上的商业案例,越不会轻易相信,因为企业经营中最有张力的部分,是没法写成故事的,它们如此琐碎,分散在企业日复一日枯燥的细节里,一次次会议、走访,不会产生确定的答案,或所谓的“大动作”,但这些行动会养成一种微妙的方向感和视角,帮你抓住不期而遇的机会。

  比如,几天前的“万万没想到”一事,万科很多人也没想到,但回头一看,却也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一切的机缘早已种下。这次来到碧桂园,一方是在三四线城市纵横驰骋的高手,另一方深耕一二线城市二十多年,两者一相逢,又会酝酿出什么成果呢?16日的会面是一个好的开头,让我们拭目以待。